*** 根據省衛健委省財政廳省台港澳辦聯合出臺的《關於臺灣醫師來閩執業的資助規定》,具有行醫資格並在我省註冊執業的臺灣地區居民,每年服務時間滿3個月,具有博士學位或相當於副高職稱的人員,除協議工資外,每人每年予以15萬元資助;正高職稱的每人每年予以20萬元資助。此外,對引進的團隊,還可享受我市名醫師帶徒工作室等有關政策補助。
引進臺灣專技人員,個人和團隊均可。
****“名醫入漳”圓山計劃簡介
漳州的“名醫入漳”圓山計劃(簡稱圓山計劃),涵蓋醫生、醫院和一產的中藥材生產種植加工、二產的生物醫藥製造、三產的醫療醫養醫旅產業發展及名方名藥與創新藥等科研成果轉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民生工程、產業鏈工程、兩岸融合工程。
1、吸引點:在馳名中外的片仔癀和漳州優質的醫療康養資源如中國南方食品名城、中國溫泉之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等,重點在引名醫、挖掘名醫身後的資源,關鍵是要產業如醫藥、醫療、醫養、醫旅產業,歸宿在民生,落腳點在推動兩岸融合。
2、目的有四個:一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更優質醫療資源;二是用好名醫身後的資源,引人流聚人氣帶要素,培育壯大醫藥醫療醫養醫旅產業,助力經濟發展;三是弘揚發展中醫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四是發揮漳州對台優勢,推動兩岸醫藥醫療醫養醫融合發展。
3、目標設置:共設立8項預期目標和考核指標,分2025、2030和2035三個階段。到2035年,全市建成省級及以上中醫重點專科20個以上,市內外名醫館、國醫館開館運營500家(其中片仔癀300家,其他200家),聚集名醫700名以上,每年到漳州醫療醫養醫旅人數超200萬人次、中醫藥產業產值500億元、文旅康養產業產值超2700億元。
4、發展定位:主要建設“五個基地”和“一個目的地”,即建設海絲國際中醫藥論壇永久會址和海峽兩岸中醫藥人才交流培訓基地、名醫名師聚集地與“師帶徒”傳承基地、中醫名藥名方與科研成果轉化基地、生物製藥基地、中藥材交易基地、醫療醫養醫旅目的地,將漳州打造成中國南方醫療醫藥醫養醫旅名城。
5、主要任務是實施“五大工程”:一是“名醫入漳”,重點是強大醫療機構,吸引兩岸高水平醫院、研究院來漳建設分院,與兩岸知名醫院開展全面合作。二是“名院駐漳”,重點是強大醫療機構,吸引兩岸高水平醫院、研究院來漳建設分院,與兩岸知名醫院開展全面合作。三是“名藥興漳”,重點是發展壯大漳州道地中藥材產業,建設一批藥食同源創新基地。大力培育漳州中成藥品牌,吸引兩岸名藥名方(改善生活品質、延緩衰老)、中華老字號及科研成果在漳州轉化。四是“名企進漳”,重點是做大做強片仔癀產業,引進一批知名藥企和創新型藥企,建設中藥全產業鏈和生物製藥創新基地,壯大醫藥優勢產業。五是“名品聚漳”。重點是打響“中醫藥康養+文旅”品牌,大力發展醫療醫養醫旅產業,打造以醫療能力為支撐的康養醫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