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受邀參訪寧化客家祖地(2025.10寧化石壁)
 

​      2025年10月15日台灣中醫藥學會受福建省委統戰部原副廳級幹部、寧化縣鄉村振興指導員吳景生及寧化相關部門邀請到“客家祖地”福建寧化參訪。旨在依託寧化客家文化資源與中醫藥傳承優勢,深化兩岸中醫藥文化融合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參訪團由林文泉理事長帶領,團員包括:許永城秘書長、李直霖副秘書長、簡坤男常務理事、邱明正常務理事、蔡中庸理事、陳浩臻理事、鄭麗娟理事、許黃水蓮秘書、王榮深、黃素玉、馮均壽、黃素湄、陳昭良、許毓新、馮柏凱、陳秋階、鄭贊源、胡鶴玲、石惠珍、陳許美英、陳美雲、林良宏。

      學會參訪團參加第三十一屆寧化客家文化節開幕式暨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當日,海內外近 3800 名客屬宗親齊聚石壁客家公祠,在恭頌祭文等古禮儀式中,共同緬懷先祖、賡續文脈。林文泉理事長代表台灣嘉賓在開幕式上發言致辭。

      次日,在石壁客家書院舉行客家祖地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及交流座談會,標誌著閩台中醫藥文化交流合作邁入新階段。吳景生先生帶領學會會員代表參觀並介紹石壁客家書院。

      林文泉理事長表示:“在石壁客家祖地客家書院設立這個交流基地,是基於文化與精神的一個雙層契合,客家文化中流傳的草藥知識跟食療藥膳方,是中醫藥寶貴的民間資源。”當地領導表示,寧化將以此次座談為契機,梳理客家醫藥文化資源,為合作提供支持。李直霖副秘書長隨後就學會的兩岸交流工作做簡要介紹,參訪團其他成員還結合自身專長,就客家草藥資源開發、銀髮族照護、中醫藥知識宣導等話題交流經驗,現場氣氛熱烈。​雙方一致認為,寧化擁有深厚的客家中醫藥民間基礎,台灣在中藥提純技術、照護產業運營等方面具備優勢,兩岸中醫藥領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成立客家祖地交流基地是台灣中醫藥學會此次來寧考察交流座談會的核心環節,為兩岸以中醫藥為紐帶、深化文化交融搭建起堅實平臺。

      會員還到天鵝洞景區進行遊覽參觀。

-----------------

石壁客家書院簡介:寧化石壁是海內外公認的客家祖地,每年一屆的“世界客屬祭祖大典”“客家文化論壇”等盛大活動,使石壁成為全球近 1.2 億客家人的朝聖中心。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耕耘好石壁這塊客家文化肥沃土壤,2019 年 4 月,石壁客家書院孕育而生。石壁客家書院是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平臺。作為客家祖地唯一的書院,她將秉承“珍藏典籍上品,聚智教化育人,弘揚客家文化,拓展兩岸交流,賡續中華血脈”的宗旨,努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個結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增進海內外客屬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鄉村振興奉獻綿薄之力。初創的石壁客家書院,得到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們已經對書院主體建築“萬載仁風堂”進行了整體搶修保護。初步規劃佈置了“八館一院”(即客家典籍館、方志展存館、福文化拓片館、大福館、紅色遺珍館、非遺展存館、國防典籍館、國酒文化館和石壁書畫院)。後期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書院各展示功能區館藏配置,將書院打造成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蘇區老區和客家祖地建設提供文化支撐的重要平臺。

----------------------------------------------------------------------------------------

台灣中醫藥學會 秘書處

 

 

 

 

 

 

 

 

網頁設計